中文和英文,中文和数字间需要加一个半角空格分隔吗?
例如MediaWiki:Mobile-frontend-editor-blocked-drawer-title/zh-hant這樣的訊息,參數部分無法預期是中文還是英文,例如本站的SITENAME是英文,但在中文維基百科是中文,如果在參數前後加空格的話,會在參數值為中文時顯得奇怪,因此應統一不加空格;同樣參數的問題更常出現在 $1 $2 等等的參數上。
@Xiplus:应该能够支持不代表已经支持了啊。您应该清楚,到目前为止,没有任何一款被MediaWiki主流支持的浏览器在不添加任何扩展的情况下原生支持“自动添加空格”功能。
这种问题上应该是我们去适应用户而不是让用户来适应我们。
关于参数的问题有几个解决方案。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引号包裹变量,如:
- Editing $1
如果翻译成简中,可以译作
- 正在编辑“$1”
这样的话,无论变量是什么,都可以接受:
- 正在编辑“苹果”
- 正在编辑“Apple”
根据我的观察,Apple自己的很多翻译都是这么干的。如果我们统一这样干,效果应该不会很突兀。
這個舉例確實不會突兀,但也是有很多參數的介面訊息,都加引號不是通用解決方案。而且我不確定額外加標點是否違反Localisation guidelines#Translate, don't customize。
浏览器显示不好就去加空格,就好像鞋子太小就去削脚后跟来适应鞋子一样
哪 裡 難 讀 了 , 中 文 字 間 沒 有 空 格 不 也 好 地 地 ? 怎 麼 中英、 中數間 沒 空 格 就 嚷 難 讀 了 ? 中 文 行 文 不 用 空 格 也 知語 素/詞 語邊 界(word/morpheme boundary)在 哪 , 中EN、 中12間 也 一 樣 不 用 空 格 就 知語 素/詞 語邊 界 很 明 顯 就 在 那 中|EN|、 中|12|字 元 間 , 況 且 中 文 跟EN 12字 型 風 格 不 同 ,EN 12一 看 就 看 得 出 , 哪 還 需 空 格 ? 而 且 不 想 要 空 格 的 也 大 有 人 在 , 加 空 格 前 有 沒 有 問 過 我 們 同 意 ? 有 時 就 是 因 為 那 空 格 使 行 尾 的 字 移 到 下 一 行 了 , 就 是 為 了 加 粒 空 格 浪 費 了 一 整 行 空 間 !
行尾的字移到下一行是沒法控制的,加不加空格都有可能會換行。中英、中數間是不需要空格就知與素邊界在哪裡,不過排版學中有中英、中數間留空白更易閱讀的說法,這是大眾認可的,鑑於技術原因,手動加一個半形空格來排版是一種折衷辦法,這可以儘量帶來最舒適的閱讀體驗。你覺得中英間沒空白更好看是你自己的喜好,至少要遵循主流觀點吧?
越多字元越大機會移到下行,多了的空格亦然。人手加不會按用戶喜好消失的空格不是折衷,是偏向喜歡空格的人。技術所限,並沒有折衷方法。讓瀏覽器/網頁來調整空格(MS WORD就有)確是雙贏做法,但我覺得既然我們要求最簡而他們要求額外的功能,就該按付出的勞力分配要求的結果,讓他們付出額外勞力(如額外移動滑鼠去設定)去獲得這些額外功能;而不是免費給他們,反而要我們這些要求最簡的去付出更多。付出越多收獲越多不過分吧? 至於你說排版學有中英、中數間留空白更易閱讀的說法是大眾認可,你有沒有證據?
前面部分没太看懂。“大眾認可”准确来说是有不少用户认可加上空格更美观,相关探讨网上非常多,您可以参考“盘古之白”的说法和相关工具举措。众多软件也采用了空格来提供间距,因为译者无权限调整软件本身来优化效果。出版界排版,则使用空格或者字距皆有。
wiki方面,从一致性和呈现效果来说,我目前偏向统一用浏览器技术处理文字间距。
我們譯者就是要給使用者最好的體驗,麻煩使用者是萬萬不可的。你要證據,這裡有證據:
印刷字與間距 - NTPU. https://web.ntpu.edu.tw/~tzung/teaching/ppts/data-process97a/font.pdf.
不要拿NTPU的剑来斩整个中文,要斩也请拿W3C或者ISO来